白沙屯地方簡介

 

沙屯簡介   地方特色   地理環境   店仔街

到頁尾

 

白沙屯簡介  

 

白沙屯,位於台灣省苗栗縣通霄鎮的西北端,分設為白東和白西二里,東倚山,西臨海,北以過港溪與後龍鎮為界,是省道台一線、西濱公路與西部海線縱貫鐵路必經村莊。

 

這個風與沙的故鄉,每當冬天東北季風吹起時,在自然力量交錯下,海風挾帶海沙吹襲著庄內,漸漸地在海岸邊堆起了一座又一座新月形的沙丘,白沙終究累積成墩,白沙屯之名由此而生。

  

白沙屯舊名「白沙墩」,根據文獻記載,清雍正年間已有漢人移墾此地,到了乾隆時期開始有大批移民從福建惠安、同安渡海來台,正式在此從事開墾,才逐漸形成聚落。由於白沙墩港可以直接出入,因而成為早期移民進入苗栗地域墾殖的重要管道,從乾隆到嘉慶年間陸續有漢人移入耕墾,漢人入墾益增,經過幾次大規模的開發,村庄日漸繁榮。

 

「白沙墩」行政區的建立,史料記載,最早可溯自同冶十年陳培佳所著《淡水廳志》。白沙墩莊屬於當時淡水廳南端的一莊,是淡水廳內少數幾個官道經過的路站。光緒五年淡水、新竹分治;光緒十四年新竹、苗栗分治。將中港溪以南劃為苗栗縣,轄內有苗栗一堡、吞霄二堡、大甲三堡。白沙墩莊屬吞霄二堡中的一莊,為新竹到大甲官路中的要站之一。

 

光緒廿三年,日據時期,新竹縣更為新竹、苗栗二支廳,轄管竹墊堡、樹杞林堡、新埔堡、頭份堡、苗栗堡、苑裡堡、大甲堡共七堡。白沙墩屬苑裡堡最北端以過港溪為界,在當時是產業文化重鎮與通霄並稱為苑裡上堡。

 

光緒卅年,日人再將苑裡、苗栗二堡編入新竹縣,改設通霄街,並劃分內湖、白沙屯二庄;民國九年再改為新竹州苗栗郡通霄庄。光復後,白沙屯歸屬苗栗縣通霄鎮,分為白東、白西二里至今。

 

這裡的氣候寒冬來時,東北季風強烈,帶著鹽份的海風「鹹水煙」揚起,田裡的作物便要枯萎,最後只剩耐旱耐體的土豆、地瓜在一排排木麻黃防風林的保護下,才能略有收成。

 

村民在這樣的環境與氣候下,找尋自己的謀生之路,破碎地貌,靠著幾條小小的溪溝水,偶有幾畝稻田出現,在農作不足自給的情形下,村民轉而尋求其它能夠補貼生活的方式,於是看似貧脊的沙埔地,卻是最適合種植西瓜,西瓜當然就成為白沙屯的名產。

  

而望山 滿山遍野的相思樹有著過往老一輩採燒木炭的記憶。向海 捕魚、牽罟、採石蚵成為謀生另一種資源。

 

白沙屯濱海 產源豐富,近海漁業發展已有悠久歷史。由於白沙屯受到自然地理環影響,長久以來即以小型船澳的模式來吞吐漁民竹筏的進出。早期的漁民將竹筏停擺於堤防邊的沙灘上,待出海捕魚時,合力將竹筏抬至淺海邊,再筏入大海捕撈。收工時亦然。

 

如今,傳統的麻竹筒竹筏,被塑膠管舢舨取代,動力也以馬達代替人工,儘管漁船裝備已現代化,但是進出白沙屯船澳,仍得穿越沙灘。聰明的漁民爲了節省人力,乃製作活動的輪座置於竹筏下,並以推車來搬運竹筏的進出,從此沙灘上增添了竹筏座輪。海邊閒置的座輪,都在等待漁民作業歸來,無意間創造了白沙屯特殊的船澳景觀。

 

石滬位於白沙屯海岸線北端與山邊海岸交接處。由於南北長約三公里的海岸佈滿大大小小的石頭,因此就利用海岸的石頭疊砌成圓形的矮牆,圍成一圈稱之為「滬」。每當海水漲潮時,魚群會隨著潮水衝入石滬;但是退潮時,魚群被石滬內的出水口阻擋,無法游出石滬,就成了滬中魚,魚獲效果非常好。清康熙以後,移墾白沙屯的先民,並擴大石滬建築面積,以巨石墊基,依中國傳統建築工法,以細石疊砌之,成為厚度約八十公分,高度約一百二十公分,周長約二百公尺的海上圓形石牆。

 

在清末日據時代,是石滬魚撈最興盛的時期,遠近時人常前往白沙屯海灘,觀賞石滬捕魚,「沙墩觀魚」奇景成為當時苑裡八景的第一景。

 

如今,漁民已不再仰賴石滬捕魚,以往石滬林立的海灘,鋪滿了砌石的遺跡。歷經二百多年的風吹日晒,及海潮無情的侵蝕衝擊,這些雄偉的海上建築,成為白沙屯漁業史上不朽的見證。現今白沙屯的子民將石滬遺址轉變為地方新興的遊憩觀光據點,讓更多人知道白沙屯先民智慧。

 

而那些被歲月侵蝕崩解的石滬石頭,生機並未因此消失,原本野生的蚵,隨著潮間帶的變化附寄於石頭上;石頭下的沙內,也生長著大量蛤蜊,創造了另一個經濟來源。

 

近年來村民還發現白沙屯沿海一帶石灘中蘊藏著各式玉石且數量頗多,村民開始盛行玉石尋寶,玉石加工業也應運而起,為白沙屯玉石產業開闢出一片天空。

 

白沙屯舊街-店仔路,位於鐵路平交道十字路口西側的小路,往西可通往拱天宮與五雲宮。從清末到台灣光復後,這條街一直是白沙屯商店聚集的商業交易中心。

 

店仔路內,有碾米場、雜貨店、布店、裁縫店、理髮店、餅舖和市場等等,日據時代,日人爲了交通疏暢,本欲拓寬此街,然當時街口聚落正是富甲一方的駱氏族人的大宅院,駱家主人當時擔任保正之職,爲了免除大宅院被拆,透過關係疏通日方長官,終於另闢新路,保住店仔路原狀。

 

白沙屯是通霄鎮最早由由大陸先民開發的地方,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與豐碩的文化資源,轄內廟宇林立,其中又以拱天宮最為有名。

 

 拱天宮,位於白東里,正殿供奉天上聖母,神威顯赫,其廟座西朝東,距海不到二百公尺。早年先民跨海來台,爲祈求海上平安,奉請一尊軟身媽祖供於民家,清咸豐晚期,開始集資籌建拱天宮,於同治二年落成。

 

拱天宮歷經幾次修茸擴建,今日廟宇全殿為兩殿兩廂式建築,廟殿雕飾精緻華麗,正殿神龕媽祖神尊鎮坐其中,兩側侍立千里言跟順風耳。一樓後殿,供奉媽祖雙親,此為拱天宮教化善民,重視孝道最有特色的神龕。

 

白沙屯子民昔日討海為生的艱苦與危險,全依賴著媽祖的慈悲靈佑及精神護持,因此孕育了本地子民對媽祖的深厚情感。每年拱天宮媽祖往北港進香是白沙屯一年一度的大事,許多出外工作或遷居外地的鄉親都會回鄉來參與盛事。

 

白沙屯媽祖何時開始前往北港進香年代不可考,但相傳建廟之前,庄民即已組團前往北港進香,而且根據本地耆老的回憶,在他們祖父輩的時代就已經有了往北港進香的傳統,因此,可以確定這個傳統已經超過一百七十年以上。

 

白沙屯進香的重要事務一向以媽祖旨意為依歸。事前擲筊擇期進香,並徵得媽祖的杯信確定放頭旗、登轎、出發、進火、回宮及開爐等時辰。除此之外,進香旅程並沒有排定行程表,也沒有固定的歇駕停息地點,途中該走哪一條路、或該在何處停息,都是依照媽祖轎的踩轎而定。雖然頭旗為進香隊伍的前導,但是媽祖轎才是真正引領進香隊伍的最高統帥,所以每當媽祖轎踩轎改變前進方向後,執頭旗的隊伍必須秉持「只前進不後退」的原則,繞道遠路,再回到進香隊伍的前哨。

 

白沙屯媽徒步進香保持了最虔誠的傳統,白沙屯人堅持步行朝訪,以簡單的四人輕便轎肩乘媽祖,一路越跨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及濁水溪等,年年往返近四百公里。

 

媽祖進香已成為本地重要的傳統。本地男子在服兵役之前,家人為其許願,祈求媽祖庇佑,待平安退伍返鄉,則參與徒步進香以答謝媽祖的福蔭。女子則在婚嫁之前,隨著長輩走一趟進香祈福之旅,以進一步體會與媽祖信仰緊緊相繫的家鄉情。可以說,參加媽祖進香儼然成為白沙屯子弟約定俗成的成年禮儀。參加進香不只是走一趟虔誠祈福的信仰之旅,更重要的是:感念媽祖慈悲濟世的胸襟,學習體現白沙屯徒步進香特有的苦行與堅毅精神。

 

從白沙屯緣著鐵道往北走,沿途共有四個重要的文化古蹟與生態景點。山邊有日據時代的白沙屯13號舊隧道及貝殼化石山又稱「貝塚」,西面海灘有石滬群,北方地處於灣瓦村南向的山丘上,是登高遠眺的好望角。相關據點串連成一線,形成極具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特色的探訪路線。

 

海岸線長達數公里,行成南北向挾長的秀麗景象。海岸堤防工程以自然生態工法整建,也是全台唯一的綠色海堤公園。悠閒的小漁村看看漁民豐收的喜悅,欣賞大海美景黃昏落日,是心靈上的一種極致享受。

 

 隨著地方鄉土意識覺醒,關心白沙屯的發展,在白沙屯子民集結下積極推動白沙屯地方文化的紀錄保存及研究發揚等工作;陸續成立了許多疼愛這片土地的社會團體,共同關心白沙屯的傳統文化,疼惜白沙屯的自然環境。基於相同的理念,熱心推展社區營造運動的朋友,有著持續的動力,一起為白沙屯打拼

  

近年來白沙屯正由傳統農漁業村落漸漸轉型成為一個高優質文化的社區,正視當地傳統文化特色與自然生態資源,結合社區整體營造理念。在白沙屯媽祖的庇祐下,白沙屯子民們承先啟後以行動來實踐,逐步地完成心中的夢想,相信不久的將來白沙屯將再次展現新的契機。

 

期盼有更多地方有心人士與團體的加入,彼此共同合作心手相連齊努力,讓我們一同以信心、毅力與執著,為著家園世代的傳承,不止息地燃起新希望的火苗!迎接我們的媽祖心故鄉  白沙屯!

 

到頁頭


 

地方特色    

 

白沙屯;苗栗縣通霄鎮西北角一個依山傍海的小村落,自清代開發以來一直是南來北往遊人重要的驛站。這個西部縱貫鐵路上的濱海小站為什麼會有一個如此純樸又美麗的名字呢?據瞭解,冬天東北季風吹起,海風吹襲挾帶白色細沙在過港溪口堆起了一座座雪白沙丘,「白沙墩」因而成名。這裡的四季各有不同的風華;春夏湛藍的海天景致、滿山的綠意枝芽交錯,秋冬波浪般舞動的菅芒花海,夕陽餘暉中映現橘黃色的浪漫。處處可見金風雕鑿過的痕跡,展現蕭颯淒清的美感。

 

經歷兩百餘年的堆積與沈澱,村民生活樸實自然,面對自然環境養成勤奮刻苦的性格。少數的農作與漁獲維持簡單的生活形式,玉米、西瓜、甘藷、花生、野生蚵、玉石、藺草帽蓆都是著名的的地方特產。走進村落裡,許多老房舍蘊藏著樸素的美感,靜靜的佇立在街巷中,流露出濃郁古意,榕樹下三兩老友泡茶閒聊的悠然雅致,緩慢的生活節奏環繞在四週。在這裡繃緊的情緒竄逃,留下的是輕鬆愉悅的思緒。

 

走進白沙屯;傳統鄉土編織技藝、地方農漁特產、堅定的信仰特質、先民的智慧遺產….等豐富且精彩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兼具知性與感性的鄉村一日遊是白沙屯近年來熱門的旅遊方式。悠閒的在海邊享受艷陽、海潮與夕陽,海風與浪濤交織拍擊彷彿是天空與海洋的對話,視覺思想無限延伸心情也豁然開朗。

到頁頭

 


 

地理環境  

 

常常搭乘火車旅行的遊客對於白沙屯應該不陌生,白沙屯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的西北方,分為白東、白西二里。西臨臺灣海峽、東倚丘陵山巒,背山面海的地形宛如一座關口,自古即是南北往來的戰略要道,現在依然為縱貫鐵路、西濱公路、台一線公路的必經之地。

 

從白沙屯火車站下車,沿著「車頭路」往「水頭」走,寬敞的道路旁幾畝稻田與房舍穿插,不規則的建築物顯得突兀。水頭是白沙屯的市集,縱貫公路旁矗立著拱天宮的牌樓。不很寬敞的街頭上,魚、肉、雞、鴨各式攤販,雜貨店穿插其中,老農婦挑來自己種的蔬果,用道地的白沙屯腔叫賣著。

 

「四枝站」平交道旁的一棵老榕樹下,簡單的混凝土桌椅,恬靜的村落,總是坐著幾個老人家、閑聊、泡茶,在這個一般人印象中的危險地帶,卻組合成一幅安詳的畫面。火車「吼啷!吼啷」的經過之後柵欄緩緩升起,「店仔街」正敞開雙臂迎接旅客的到來;走進店仔街彷彿走進另一個幽靜的空間。小小的巷子裡沒有喧擾,有的只是居民們的生活對話簡單而生動。幾隻小花貓趴在古厝圍牆上,用犀利的眼神檢視來往的人群。小村落裡到處有驚奇,風頭厝、頭前溝、南邊田……,恬適的田園景致、樸拙的紅瓦矮垣,訴說鄉村的寧靜自在,內心愉悅自然而生。

到頁頭

 


 

店仔街

 

背山面海的白沙屯腹地並不寬敞,被鐵路與公路從中穿越之後更顯得狹窄。平交道就像臍帶般在生活上、在情感上連繫著鐵路兩側的居民。店仔街座落在平交道的西側,從清末到台灣光復後一直是白沙屯重要的商業交易中心,看似狹隘的小巷當時可是眾商雲集,舉凡糕餅店、理髮店、碾米廠、雜貨店、布莊裁縫店、魚菜攤販分布其中,偶而傳來小販吆喝叫賣聲,人來人往好不熱鬧。老白沙屯人都還記得穿越店仔街是到媽祖廟參拜的必經之路。

 

話說日據時代為改正市街樣貌,日人曾經為白沙屯規劃道路改正,包括火車站前道路、連繫火車站與水頭的車頭路、平交道到媽祖宮前道路。藉以改變原本狹小的街巷疏暢交通,店仔街就在當時的規劃中。

 

街口的駱家大宅院首當其衝面臨被拆除的命運,駱家主人為白沙屯地方士紳,擔任保正之職,極力反對,透過關係與日人長官溝通斡旋終於保住店仔街,留給後人思古懷舊之幽情。

 

在歷史的洪流中翻騰沈寂,店仔街幾乎被人們所遺忘。白沙屯人口急遽外移人潮褪去,時至今日店仔街終於敵不過社會形態變遷。雖然鉛華洗盡繁華不再,走入其中,幾幢老房舍樸素靜謐的佇立街巷,斑駁的牆垣屋瓦訴說著店仔街的古往今來。

到頁頭